中山桥灯心理师文章:自己人效应----2020-03-08 18:49浏览数:90次
![]()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,宅家的这段时间,许多人后台吐槽,曾无比向往清闲的日子,如今却成了一种煎熬。一家人长时间的在狭小的空间里与外界隔绝,难免亲子之间因为观念冲突,生活琐事,经常吵个不停。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让亲子之间更好沟通的教子方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人们常说:“可怜天下父母心。”为人父母,都爱自己的孩子,并且对孩子寄予殷切的希望----孩子能够拥有一个无比顺利,无比灿烂的未来。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如果我们不掌握一些打开孩子心门的心理学方法,那么我们便很容易陷入费尽心力却教不好孩子的教育困境。为此,我们今天学习一点教子心理学,自己人效应:与孩子成为朋友。 在广大的世界上,谁才是 “自己人”呢?毫无疑问,是家人。首先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人了吗?家长朋友会说:我都把孩子当成心头肉了,我爱死他了,我这样严苛的管理他都是为了他好……我们都知道,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把自己当作“亲人”可没想到,孩子早已把家长当成了心灵的“局外人”。 这是由什么造成的呢?事实上,孩子也想对父母说实话,只是很多父母不懂的沟通技巧,在沟通中多半端着家长的架子,甚至和孩子置气,孩子又怎么愿意与你沟通呢? 家长和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,是的双方都平易近人,家庭成员才能够有“自己人”效应。 ![]() ![]()
如果今天是孩子爸爸在家,一定要严厉地训斥他,但妈妈却是个温和的人,她知道儿子肯定是受了什么委屈。 “发生了什么事儿子……” “没什么,感觉不太舒服。” “不舒服,那里不舒服?怎么不早点请假回来呢?” “不想耽误学习啊,你别问了,反正我不去。”妈妈是聪明的,儿子说话这么有力气,怎么会身体不舒服呢,一定另有隐情。 “可是,今天不舒服,明天不一定舒服啊,要不,妈妈带你去医院吧。” 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,故意露出一点笑容,儿子明白,妈妈看出端详了,于是他只好说“妈,你儿子是不是很没用啊? “怎么这么说,我儿子一直是最棒的,有最棒的体格,最棒的学习接受能力,待人温和,还疼妈妈呀。” 听到妈妈这么说,儿子笑了,主动招出今天遇到的事:“妈,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,在讲台朗读时我拼错了一个字,结果大家哄堂大笑,真没有面子!” 此时,妈妈没有说话,只是搂着伤心的儿子。儿子沉默了几分钟,从妈妈怀中站了起来,平静地说:“谢谢你听我说这些话,我要去公园了,同学们还在等着我呢。” 这个故事中,我们看到一对母子间的和谐关系,可见,如果我们懂得如何和孩子沟通,把孩子当“自己人”,孩子是愿意和我们沟通的。具体来说,让孩子把我们当“自己人”。 这需要我们做到:
父母与孩子说话,最好避免用尖锐的语气和带有恐吓的声音,而应尽量对孩子微笑,用欢快、平和的语气与孩子沟通会,这样,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。
为了能让孩子觉得你和他是站在统一战线、是为了他好,你在说话的时候,不要总说“你应该……”,而应常说“我会担心的,如果你……”。
无论孩子是向你们报喜还是诉苦,你们最好暂停手边的工作,静心倾听。若边工作边听,也要及时作出反应,表示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,倘若只有敷衍了事,孩子得不到积极的回应,日后也就懒得再与大人交流和分享感受了。
作为父母,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,无论什么情况,你都是爱他的,即使他做了错事.事实上,有时不说话,而利用身体语言,如微笑、拥抱和点头等,就可以让孩子知道你是多么疼他,不只是在他表现良好时。 同时,与孩子身体接触,能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,不难发现,有些父母只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才会亲孩子、抱孩子,而孩子长大一点后便会忽视这点。然而,身体接触可以令孩子切身体会父母的关怀,同时也别忘了接纳孩子对你们的爱意。
心理启示 同样一个观点,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人说的,接受起来就比较快和容易,如果是自己讨厌的人说的,就可能本能地加以抵制。有道是:“是自己人,什么都好说;不是自己人,一切按规矩来。”这在心理学上叫作“自己人效应”。同样,在家庭教育中,如果我们也让孩子把我们当作自己人,那么,就会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,孩子也会消除心理压力,不再对你心存戒心,沟通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。 中山桥灯心理咨询工作室: 家庭教育指导师 上一篇: 中山市心理咨询:我和你坚守幸福
|